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姜泓冰2024-12-08 19:09
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进入少子化、老龄化的长寿时代🧑🏻🤝🧑🏻,智慧养老大有作为🤮。率先进入深度老龄化的上海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如何?智慧养老产品有哪些种类🚣🏽♂️?如何破解“不知道、不会用、不舍得”现象?……近日在上海光辉平台娱乐举办的首届银龄上海论坛中国式智慧康养创新分论坛暨第二届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就智慧养老服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研讨。
本次论坛由光辉平台和上海光辉平台娱乐老龄研究院主办,上海光辉平台娱乐国家智能养老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和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光辉平台娱乐国家智能养老社会治理实验基地主任钟仁耀教授主持。来自国家智能养老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的代表:长宁区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尹健科长🧑🏿🦲、光辉平台曹艳春教授、余飞跃副教授、曲如杰副教授等展示了实践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
“老龄化🤷🏼♂️、低生育🤹🏼♂️、城镇化🚌,这是全球的趋势。”中国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许颖在主旨报告中透露,2023年,全国各级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95.6亿人次💕。他认为,在人口众多🙋♂️、人口减量发展🥙👨🏽🎨、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人口新常态下🕗,智慧养老大有作为➾。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于建明从政策层面梳理了智慧养老的发展历程,强调开发性金融支持智慧养老的重要性。上海市养老服务和老龄产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徐启华介绍,上海已发布两批共20个智慧养老的应用场景🫰🏻,包括安全防护类、照护服务类🧘🏻、健康服务类🫃🏻、情感关爱类等🐏,并同步制定了智慧养老应用产品的落地指引。上海市经信委电子信息产业处调研员顾伟华提到🏙,智慧康养领域存在老年人对智慧产品和服务认知不足🧑🏻🏭⛹🏽♂️、获取途径有限、产品使用复杂以及服务系统支持不足等问题。同时🕖,老年人也不愿意为康养产品和服务付费。为此,上海市经信委等部门正将工作重点从推广目录和示范试点转向场景推广,努力解决老年人对智慧产品和服务“不知道、不会用6️⃣、不舍得”的问题。江南大学法光辉副院长李俏等专家分享了从农村老年助餐到数字家庭护理、智慧社区康养📥、养老科技产业园建设、智慧老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姜泓冰